工作繁忙的許小姐,三餐幾乎都是外食,午餐更常常待在辦公室一邊處理公事,一邊吃便當,近幾個月來,每次飯後總是覺得胃脹得很難受,一直打嗝甚至有反胃感,過一段時間才會減緩。她不懂,明明自己吃得不多,為什麼會有胃脹氣的情況?究竟有哪些方法可以改善胃脹氣的問題呢?
目前分類:肝膽腸胃愛健康 (16)
- Feb 05 Mon 2024 16:55
脹氣怎麼辦? 胃脹氣原因、緩解方法一篇看
- Feb 05 Mon 2024 16:10
歲末年初應酬多 容易喝醉 是肝不好嗎?
- Feb 05 Mon 2024 15:31
腹痛找不到原因?根據不同部位找出肚子痛的原因
- Jul 04 Tue 2023 10:03
大腸癌的前哨站 發現大腸瘜肉怎麼辦?
- Aug 29 Mon 2022 15:24
發生率居世界之冠 哪些人是大腸直腸癌高風險群?
- Jun 10 Fri 2022 10:21
胃食道逆流有兩種?!好發族群很不同
- Dec 16 Thu 2021 14:37
胃鏡檢查•一兼二顧 食道癌、胃癌out
- Apr 16 Fri 2021 10:17
惡向膽邊生 膽也會長瘜肉嗎?!
- Oct 21 Wed 2020 10:27
漫威英雄大腸癌驟逝 定期大腸鏡檢查 揪出早期病變
飾演漫威英雄而名聞全球的「黑豹」-查德維克博斯曼力抗大腸癌數年,日前仍不敵病魔,於 43 歲事業正起飛時英年早逝。他驟然病逝的消息,讓全球影迷震驚不已。大腸癌已連續 12 年蟬聯國人癌症罹患率最高的榜首,包括台灣綜藝天王豬哥亮、賀一航都是因大腸癌病逝。
- Sep 04 Fri 2020 09:12
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日前因宿疾復發 辭去首相大位,引發世界關注!!
- Jun 29 Mon 2020 17:18
鬱卒壓力大?小心腸道糾結 成為大腸癌藏匿漏洞!
68 歲的王伯伯退休後因還有房貸、投資等經濟壓力,生活仍十分忙碌。去年因持續腹脹不適,到住家附近的醫院做過大腸鏡檢查,當時沒發現異常。然而不適症狀依然持續,深感不安的他後來在朋友介紹下,又改到輝雄診所接受「無痛全大腸鏡」檢查,這次竟在上行結腸處發現癌變。由於王伯伯腸道嚴重彎曲,以致之前的大腸鏡檢查可能不夠徹底,才遺漏病灶。所幸經過妥善治療,王伯伯目前恢復狀況不錯。
輝雄診所院長劉輝雄醫師表示,生理上有所謂的「腦腸迴路」,意即大腦與大腸機能有極密切的關係。尤其中高齡族群腸因歷經滄桑、家庭因素、職場際遇等引發情緒、心理壓力,常常有腸道緊縮過彎的情形。
輝雄診所曾針對院內60歲以上的大腸鏡受檢者進行分析,發現超過七成有腸道過彎、緊縮問題,加上高齡者腸粘膜脆弱,大腸鏡檢查時腸道受傷或誤判的機率相對較高。有的民眾甚至腸道嚴重彎曲到大腸鏡管已全部進入腸道,卻只檢查到腸道的一半,此類狀況就須仰賴醫師豐富的經驗和專業,才能完成全大腸鏡檢查,避免遺漏潛藏深處的腸癌病變。
針對過度緊縮彎曲的大腸鏡檢查,除了醫師的技術純熟度與經驗外,術前的清腸準備工作也是檢查成功與否的關鍵。劉輝雄院長說,檢查前腸道如未清乾淨,很可能造成大腸鏡位置錯判(只檢查到一半)或病灶被遮蔽。因此,清腸過程最好由專業醫護人員進行指導與執行,少數患者甚至需提前開立改善腸蠕動及排便的藥物,幫助清腸、協助腸道放鬆。
輝雄診所每日限定檢查人數,落實到院清腸,讓受檢者能安心在專業醫護人員陪同下確定清腸徹底後,再施行大腸鏡,並透過NBI(窄頻電子染色攝影)加放大百倍內視鏡,立即判定瘜肉是否癌化或有癌化可能,有風險的瘜肉當場進行內視鏡切除。
現代人普遍生活步調快、工作壓力大,腸道緊縮過彎的情況越來越普遍,為了不讓糾結的腸道成為藏匿病灶的溫床,完整而精確的大腸鏡檢查,每個關鍵環節都不容疏忽。
- Jun 18 Thu 2020 11:44
別讓幽門螺旋桿菌成為你人生的絆腳石
- May 28 Tue 2019 15:18
5大日常預防
衛福部2014年最新統計,肝癌持續蟬連10大癌症死因第二名;國人每年仍有13,000人死於肝病,約占總死亡人數的8%,比腦中風、糖尿病、事故傷害等都來得高,護肝已是健康身體的重要關鍵。
輝雄診所副院長徐美玉表示,肝臟是人體中最錯綜複雜的器官,除了能量(肝糖)儲存、製造膽汁、外,還可以排除多種代謝後所產生的毒素。肝細胞若遭受外來的(病毒、酒、藥物)破壞就會造成肝細胞損傷致肝發炎。
在台灣,病毒是引起肝炎最常見的原因,目前已被發現的肝炎病毒有A、B、C、D、E型等。其中,A型通常會突然發燒,倦怠不適、食慾不振、嘔吐及腹部不舒服。A型病毒雖不會導致慢性肝炎,但會引起急性或猛爆性肝炎。
目前臨床發現,國人以罹患B型、C型肝炎的患者最多。B型肝炎的傳染途徑主要有胎兒在生產時受到帶原者母親將血液、體液中的B型肝炎病毒感染;或是因輸血、打針、穿耳洞、性行為等過程,將B肝病毒進入人體。C型肝炎在台灣地區成人的感染率約4%,感染途徑和B肝一樣,很多人感染之後發生症狀不一。感染B型、C型肝炎病毒通常症狀會從急性肝炎→ 猛爆性肝炎→ 慢性肝炎→ 肝硬化→ 肝癌。
營養師提到,肝發炎通常與民眾飲食習慣、喝酒、工作壓力等有關,一開始通常無症狀,但有些人會有厭食、噁心、嘔吐、腹部不適,甚至關節痛、黃疸、輕微發燒等;若置之不理通常會從肝發炎到肝硬化,若更嚴重就會致肝癌。若已檢出為肝炎病毒帶原者,建議定期檢查或追蹤,檢查時需做肝功能、胎兒蛋白和腹部超音波,才能萬無一失,給肝臟安心的保障。
- May 24 Fri 2019 11:13
飲食、作息紊亂 八成上班族腸胃差
- May 21 Tue 2019 14:54
全台80萬上班族 恐有大腸瘜肉!